壬寅中秋随感
2022-09-02 09:07:10 阅读数:1266

施正辉

中秋节居于秋季之内,与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有别。以春节为起点的农历而计,秋天是农历七月、八月、九月,也称作孟秋、仲秋、季秋,八月半也就是八月十五,即为秋季的中心点,中秋节名副其实。以立春为起点的历法,秋分为秋季的时间中点。两套体系起点有别,含义相异。犹如春节不等于立春,中秋节显然有别于秋分。春节、中秋节是节日,立春、秋分是节气。以今年为例,从立秋之日算起第35天就是中秋节,中秋节之后12日才是秋分。当然,立秋也并非代表入秋,气候上的入秋定义是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22度。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国人对中秋节的好感源自骨子里血液中的传承基因。从皇家殿堂至百姓人家,由文人墨客到乡野樵夫,基本上都将过好中秋节作为敬畏自然、热爱生活、彰显孝心、享受人生、借景抒情的生动实践。喜秋也好,悲秋也罢,均基于世界观,且有特定的场景使然。即使悲秋,除了极少数人将中秋节与人生悲剧或负面事件有着特别的联结之外,也都会另眼相看中秋节日。

言及中秋节,赏月必不可少。“月到中秋偏皎洁”,任何一年中秋节,倘若未能亲眼欣赏至大、至圆、至亮的月,肯定心存缺憾。哲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月亮也是,每年中秋节的满月绝非例外,正可谓“年年有中秋,岁岁月不同”。人眼能见十五的月亮,一年最多为十二夜,而中秋之月,一年一度,一生不过百次。虽说中秋节远不及春节或清明节那样引领游子回家团圆或祭祖,但聪颖的国人依然可以通过一轮明月通达八方,心驰神往情回故里。“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月亮似乎是信息中转站,持续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的中华之声。

过好中秋节,时令饮食万不可缺。月饼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性质的茶点。中秋吃月饼是华人的节俗,各地用料口味不一诞生了不同样式的月饼,于我而言,最爱苏式,广式、京式等口味远在其后。据说,月饼之圆源自月亮之圆而有团圆之意。现在也有其他形状的月饼,且大小有别,花纹色彩多样,但月饼不圆显得怪异,似乎变了初心、缺了灵魂。今年,国家有关部门下决心将“豪包”月饼“瘦身”,更多地彰显和回归月饼本意,旨在保护传统文化品牌,倡导节俭、抵制奢侈,净化社会风气,必然赢得百姓支持和盛赞。除了吃月饼,举杯邀明月则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保留节目。无论独自对孤月,还是三五好友群邀明月,只要有酒在手、薄酒一盅就足以景美酒美心也美了。假如选择桂花酒,则更为应时应景,“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嫦娥吴刚遥相回应、天地举樽,直叫天堂人间共醉。

聊起中秋节,作为中秋文化精髓的还有艺术作品。“月有阴阳圆缺”,以其道而生而在而行,人们只是发现其道,形成基本共识,并投射寄托情感,产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效果。古今文人留下的不朽诗篇丰富了中秋节文化,凝成了民族共识和集体情愫。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自宋以来,绝唱不绝,饮誉千秋。但凡与月亮特别是十五的月亮有关的歌曲,均可代入中秋节。每当《十五的月亮》《敖包相会》《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旋律响起,共鸣油然而生、经久萦绕,一曲终了,身临中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1991年起每年举办中秋晚会,中秋文化大餐巨献,受众所幸。1927年7月,朱自清撰写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其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佳句移植到中秋之夜,平添了几分月色之美,提升了人们的赏月境界。

壬寅年七月十五晚八点,我在家乡启东举头眺望明月,只见一轮玉盘挂天穹、略有淡云伴左右。我直视满月,她羞得酷似小太阳。拍摄成图,恰似红日东升。诚然,假如没有闹市区的建筑、灯光、噪音等干扰,月色的恬静纯真,自然就会更加美丽宜人。我好期待,一周后的中秋之月圆润可视、清爽皎亮,中秋之境清朗静美、福满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