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是乡里农税员
2022-06-10 09:01:41 阅读数:921

 张裕新

每当漫步在乡村的林荫大道上,望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村村通水泥路,别具一格的小楼在绿荫丛中时隐时现,就不禁想起当年走村串户,在乡里当农税员的日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公社成立了财管所。后来乡政府建立后,将财管所改为财政所。那个年代百废待兴,各条战线一片生机。1986年我从乡工业办公室通过全省招考走进了乡财政所,成为一名乡里农税员。

骄阳似火的盛夏,当人们正坐在大树下纳凉或办公室吊扇下工作时,我头戴草帽,插村指导四夏大忙。尔后,又到热浪滚滚、人头攒动的粮站,挤进发款室,驻站征收农业税,直到长队散开、账款轧平,才乘着夜色,回到家中。

金秋十月,赶在上班前,先下责任田或抢收玉米和棉花,或抢播蚕豆和麦子,一上班就蹲点驻扎在收花部,直到晚上。每天挨在发款员的后道,边查阅扣款清册,边开票收现,再将余款一一递给窗外等候取款的农民,天天披星戴月。

寒风凛冽的隆冬,我曾顶风冒雪,踏遍全乡渔塘湖荡,说尽千言万语,宣传农税政策,坚持依法征收农林特产税。还与土管员一起,深入建房农户现场,丈量面积,征收耕地占用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点滴入库。

每当春节临近,在农闲时的乡亲们忙于传统节日之际,我还骑着自行车,与村干部一起挨村逐户地调查核实走访,发放农业税社会减免和灾情减免款,把结余的照顾款送到敬老院。

多少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我曾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在乡间泥泞的道路上,为管好、用好财政支农周转金,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传递信息、献计献策,助其早日脱贫;到逾期不还的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回收支农周转金。

多少个夜晚,当人们已进入甜美梦乡的时候,我却还坐在灯下,挑灯夜战,整理农税票据,把未处理完的账务、未完成的报表准确计算,装订成册,及时报送。有时为轧平一分钱的差错,弄到天亮才结束。

当乡里农税员时,月工资不足50元,自己的户口还在农村,早晚还忙着家里的一亩三分责任田。那时在偏僻乡下工作,待遇低下,不及乡镇企业上班的职员,外人冷言,其辛酸苦辣,无声地承受,但依然忘我地工作,为乡镇农税事业发着光和热。记得有一次,某村大龄青年樊某未经批准擅自建房100多平方米,我们及时到现场制止并催税。由于其家境贫困,又考虑到樊某婚期临近,一旦停工损失更大,就同意他房子竣工后来完税。但事与愿违,房子竣工后上门做了多次工作,他不但不愿交税还抗税,理由是当过兵已为国家作过贡献,现在应受国家照顾(按规定不符减免条件),并扬言“谁来收我的税,我叫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由于他的抗税,邻近好多建房户不愿交税。为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保证国家税收及时入库,我们依法申诉,提请法院强制执行,最终该户408.45元耕地占用税和198.1元滞纳金如数解交入库,成为我市第一起法院执行的耕地占用税案。每当夏秋两季农业税征收旺季,我都要下到村组检查村组干部代收情况,对村里报上来的钉子户,我区别情况,一般利用早中晚(白天农民下田)逐户上门征收,有时收到粮食,有时收到抵算物资,有时转收三角债,甚至有时还会收到国库券、股金证、存单和假币等,其中的故事回忆起来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后来,因工作变动我离开了那个小镇。那里的一草一木,那些善良的百姓,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事,都深埋在我的心灵深处。如今,我已儿孙满堂,临近退休。乡镇财政所现在改叫区镇财政局了,农业税早已取消了,农税岗位也早就转隶了。偶尔来一次镇上,因乡镇合并再也找不到曾经的半点依念。辗转来到新的区镇财政局,隔着玻璃墙看到的都是儿辈们的新面孔,他们忙忙碌碌,正在为新时代的财政事业打拼着,为共绘中国梦的财政篇章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