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鹊巢
2022-05-09 09:43:41 阅读数:933

人在旅途

老家的鹊巢

樊祥成

那天,老三届师兄在群里发了一张老宅的照片,说他很喜欢宅边一排树上的鹊巢。那鹊儿每年在此重筑新巢,为故乡的老宅增添了吉祥的喜气。

说起那些鸟儿、雀儿们,它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它们只会在孵卵、育雏期才与亲鸟同巢,这雏鸟一旦离巢而去,就再也不会回到老巢——这种现象是有据可查的。巢居,是有风险的,为了求得生活的安定,鹊儿辗转迁徙、辛勤劳作,重建新居是它们繁衍后代的生存本能。人有婚房,鹊有新巢,故有喜鹊之“喜”。

鸟且如此,何况人类?

西晋文学家张华有诗:“巢居觉风飘,穴处识阴雨;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情诗》)生存环境不同,带来的安危与苦乐感受也会不同,由此引发诗人的离愁情怀。这也真正的应了师兄对那帧照片的微解——“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几十年来,我们这批老群友大多已经定居启东或外地城市的市区,目睹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变——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市民文明友善,社会秩序良好。当年出生血地的村镇面貌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与进步。启东乡村40年前的标配民宿是七路头(或两层头)瓦房加竹园、宅沟,而当下乡村民宿的标配早已是“小洋房”加小汽车、小花园。长年在外的游子偶尔回乡探亲,故地重游,哪一个不是连声惊叹“变化太大”的?

今年元旦前夕,一边散步一边问话外地工作的儿子“回不回来过年”,回话说准备自驾回家过年,还特别说明一个意愿——让我们老两口搬住他们在老家的电梯房。这让我一下转不过弯来,说“让我们商量商量看吧”——因为现在,我们居住的小区已经完成“老小区改造”,室内装修也很到位,生活上已经很满足了。

但几天以后,我们还是答应了他——装修一下,今年完工,以后再等半年就搬家——我们要守住他们的巢,留住他们的根。但这次过年,因为国内疫情频发,作为公务人员的儿子主动安排全家四口就地过春节。期待来年春暖花开,让孙子孙女走进一个全新的家园吧。

唐代诗人杜甫身居“漏雨茅屋”,尚能呵护“恶臥娇儿”,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顏,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其胸怀何其博大,其情怀何其光辉!

的确,“巢”之与天下,犹如滴水之与汪洋。人们的安居,总是要寄托于祖国的强盛与全民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