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慈善文化“五进”交流会在南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慈善组织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的路径与经验。这场全国性会议选择在南通召开,背后是对南通慈善事业的高度认可。
一个多世纪前,先贤张謇开创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之先河。1995年,一位化名“莫文隋”的好心人长期默默资助特困学生,引发全城寻找和学习的热潮。从此,南通的慈善活动从零星个人的善举,逐渐发展为群体性的共同行动。南通在“慈善之城”建设、慈善文化传播、社区慈善发展等方面有很多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了示范样本。
让生命之魂不掉队。至爱至善,是健康人生的生命之魂。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灾、救难等慈善活动,不图任何回报,不为一己私利,如此至爱至善,超越了一般的感情关系,其价值不可估量。2021年,南通创造性地提出打造“慈善之城”的工作构想并将其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共享、向爱向暖、向上向善的“慈善之城”。我们拥有了这样一种至爱至善的蓝图,一批精准、可持续的慈善项目一定会在落地生根。
让精神支撑不坍塌。做慈善的过程,是与人为善、帮助他人排忧解难的过程,也是用向上向善精神净化自己心灵的过程。南通围绕“八助”(助困、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孤、助创、助美)工作,打造了“情暖江海”助困、“牵手夕阳”助老、“生命·阳光”助医等系列慈善特色品牌项目。向上向善,越来越多的南通人走进慈善,其思想与精神价值也必然会越来越充分地得到张扬。
让道德追求不迷失。从“人之初,性本善”起步,到一步一步地“积善积德”,再走进回归“本真本善”的慈善境界。本真本善的道德追求,就是真心诚意地传递人间真情。从张謇时代的“祈通中西,以宏慈善”,到今日遍布街巷的“凡人善举”,慈善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和文化名片。站在新起点上,我们每个人需要从当下做起,从某一件善事做起,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不迷失自己,让慈善的价值不断地为人生的价值增光添彩。
慈善路上,爱心无价,价值无限。这样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情,应当成为南通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传播慈善理念,唤醒全社会的公益自觉,让南通公益慈善人人可为、处处有为。
张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