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喽嗖”的本字说方言联绵词
时间:2018-08-03 A+   A- 举报

徐乃为

启东方言中有“喽嗖(lousou)”一词,与普通话中的“啰嗦(luosuo)”、“噜苏(lusu)”意义上基本重合。普通话中的“啰嗦”与“噜苏”应当是同词异形——犹异体字,如“泪—淚”、“并—並”“冰—氷”、“草—艸”、“杯—盃”那样。因此,“喽嗖”与“啰嗦、噜苏”之间,视如“本词”与“方言词”也未尝不可。

“喽嗖”、“啰嗦”、“噜苏”三个词都是叠韵式的联绵词,而且三个词对应的声母都是一样的,前一个是“l”,后一个是“s”;但韵母不同,分别是“ou”、“uo”、“u”。这里,可反映出联绵词在普通话语言区与方言区、方言区与方言区之间的音变的规律,即联绵词在演变后仍当是联绵词。——这倒对我们考察方言词的本词提供了线索与方法。

本方言中,有一个表示时态的副词“连迁(lian-qian)”,《海门放眼词典》记如“连牵”,“马上”的意思,例如:

1.我接到你的电话,“连迁”就来了。

这个“连迁”也是叠韵的联绵词。假如此词有本字的话,应当也是联绵词,根据上文“喽嗖”与“啰嗦、噜苏”的关系,此词也应该是叠韵的联绵词,而且对应的声母应当相同。普通话中有这个词吗?有,就是“立即(liji)”。“连迁”与“立即”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马上”的意思。有人或许会说,“迁qian”与“即ji”的声母不一样,其实“q”与“j”的发音极为相近。声旁同是“青”而声母是“j”的字有“精、靖、菁、静”等字,而声母为“q”的字则有“清、请、情、晴”即是明证。

本方言中还有一个表示时态或动作迅捷的副词“号扫(haosao)”,《海门方言词典》记如“豪叜”例如:

1.“喂!老张,听讲座的人已坐满了,就等你开讲了,你‘号扫’来!”

2.“‘号扫点’,‘号扫来噢’,素饭要开第二批了。”

这“号扫”也是副词,意义与“马上”、“立即”相近,也是联绵词:韵母是“ao”,声母是“h、s”。普通话中有声母是“h、s”的叠韵联绵词,而意思与之相同的词吗?有,“火速(huosu)”。至于说“火”的普通话韵母是“uo”,在本方言中则是“u”,总之,无论从读音还是语义上,都完全是符合的。

普通话中有“垃圾(laji)”一词,本方言中在意义上与此词完全等义的有两个读音,一读作“勒色(lese)”,另一读作“粒屑(lixi)”。这三个词之间是否是方言词与本词之间的关系呢?当然是,肯定有人问,“垃”的韵母是“a”呀,上古时候,韵母“a”与“i”是在一个部中的,王力先生归为三十韵部中的第十五部“支”。“垃(la)”字的声旁是“立”。而第二个字的声母“j”、“s”、“x”,发音也是极为接近的。“就(jiou)”,本方言则读如“sou”;“死(si)”,本方言又读如“xi”。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是符合联绵词音变的规律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言中“勒色(lese)”与“粒屑(lixi)”意义有区别:“大垃圾”谓之“勒色”,“小垃圾”谓之“粒屑”。这应当是为了区别意义而产生的音变。台湾对“垃圾”的读音是“勒色”的。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连迁”与“立即”之间,前者是非入声词,而“立即”是入声词,两者可以转化吗?当然可以,现在普通话中的入声字已经全部转化到四声中去了,这就是单向转变与“立即”转如“连迁”相同。上海话中有一个有趣的例子,表明普通话中古今是平声字的,在上海话中却是入声字:宁波的“波”古今都是平声字,而上海话中则读如“宁北”,“北”的吴语读音绝对是入声字。所以,入声字的“立即”应变为非入声字的“连迁”是毫不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