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孩子机舱大小便当成应该
时间:2015-08-19 A+   A- 举报

8月16日,一个名为“@随手拍解救空姐”的微博账号爆料,8月16日上午9点左右,从南京飞往广州的深航飞机上,出现不文明一幕,一名家长让孩子在飞机上随地大便。之前一天,该微博账号还爆料称,西部航空郑州飞南通的航班上,当飞机降落时,由于厕所关闭,一名家长让孩子在机舱座位前解决内急。(8月17日《现代快报》)

从内地游客带孩子在香港街头大小便事件,到南京地铁“大便弟”事件等,孩子在街头、公交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大小便的事情,明显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首先需要肯定的,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一些的孩子,其几乎是没有自控能力的。因此,遇内急等情况,不能按照大人的标准进行“憋着”等要求。但同时,如果一定要解决,有一个公认的认知与前提应该是,让孩子在公共场所解决内急问题,大多时候都是被逼无奈,但其从本质上来讲,应该归于不文明行为之列。

这其间的道理很明显,一是公共场所便溺,即便是小孩子,这也是与文明卫生等要求背道而驰的;二是孩子的便溺等,对公共场所卫生与环境,无疑是一种破坏与污染;三是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地铁、飞机,其本身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孩子大小便会给其他乘客等造成不便和影响。

孩子内急,就地解决并非不可以理解,但让人觉得颇为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对此不以为然,更没有拿孩子随地便溺当不文明行为,甚至觉得“因为他只是个孩子”,就认为随地大小便“是理所应当的”。这种思维和行为,显然比孩子随地大小便更让人无法接受。

特别是,因为有了这种“没什么大不了”思维,一些家长在孩子便溺时,不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比如使用塑料袋、纸尿片等,更不会在出门前提前想到要准备应急的必要材料。

孩子机舱内随地大小便,这是一个行为问题,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意识问题。特别是,每一个随地便溺的孩子,其背后显然都站着一个或者数个家长,而一些家长拿孩子随地便溺的行为不当不文明,这显然才是问题的根本,也才是最值得我们反思与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