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应在接地气有质量上下功夫
2022-12-19 09:35:39 阅读数:8314

近日,启东市2022年度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文艺演出在王鲍镇奥林苗木园艺场举行,启东各大民间剧团共同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农村发展格局的变化,当下的“三下乡”已经不再是把戏台搭到村头、将科技送到田间、让医生走进家门这么简单。如果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市场供需要求,无疑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换句话讲,那些“三下乡”活动搞得红火的地方,职能部门必然对市场摸得清清楚楚、对群众需求了如指掌。

“三下乡”活动是否成功,关键得看群众是否得到实惠。只有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地把握群众的所需急需、所盼急盼,并在“便民、惠民、乐民”上做足功课,才能让他们真正受益。譬如,事先深入调查群众的文艺喜好,包括爱看哪些文艺节目、喜欢哪种类型的电影、对哪些演员情有独钟等,并根据农村的生活生产规律,合理安排演出内容、时间和地点等。

“三下乡”要精准发力,亟须进行品质优化和制度优化。这起码对应着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接地气”。最基本的一条原则:群众需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而不是我们给他们什么就必须接受什么。另一方面是有质量。应紧跟时代节拍,紧扣社会需求,不仅要让活动常态化多样化,而且应倡导“私人订制”“量身定制”,不断提高群众对“三下乡”的认同感和可信度。

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