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无芳华 记忆永难忘
2018-01-09 11:59:26 来源:启东日报 阅读数:2180

票房火爆的《芳华》虽已下线,但带来的余韵却尚未散去。日前,记者走近《芳华》中人设的启东“原型”,听他们讲述那个时代自己的“芳华”。

沙亚辉  战地文工团编剧

“战场没有芳华,只有奉献。”

沙亚辉是我市合作镇人,1982年,年仅18岁的他入伍参军,1986年被选入战地文工团。“当时叫战地文化服务队,我在那待了整整7年。”沙亚辉介绍,队伍后改名为老山战士演出队。

沙亚辉现在河北邢台一家银行任职,除了战友微信群,很少再与人提及青春年少经历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芳华》上映后,沙亚辉没有第一时间观看。他说:“战场上,哪有什么芳华?”但经不住老战友们的“猛烈攻势”,沙亚辉勉强走进了电影院。尽管影片部分真实地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他并不完全认同,“我们的队伍里,没人谈恋爱,也没有歧视与排挤。”

沙亚辉向我们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文工团。“我们一共4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沙亚辉说,他在演出队的创作组,主要做编剧工作,也负责设计舞台的灯光、音响、背景等。“我们所有时间都在排练、演出,无暇他顾。”战地条件艰苦,沙亚辉常俯身于木板床创作;也常揣着小本子采访一线战士,挖掘写作素材。

1988年,沙亚辉参与编排的歌舞史诗剧《老山颂》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由他创作的话剧小品《参战归来》也在北京军区文艺调演中获优秀创作奖。“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军人血性不应被遗忘。”沙亚辉有些哽咽。

姜惠平  35155部队七连战士

“战争是残酷的,活下来就是幸运。”

“《芳华》我还没时间去看,等到休息日我一定去看。”惠萍镇士连村党总支书记姜惠平是第一批在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启东籍士兵,部队番号35155。

得知我们前来采访,姜惠平特意把当兵时的旧照片翻了出来,泛黄照片都被他一张张裱了起来。“看,这是我和战友们的合照,这是战争结束后拍的……”今年53岁、头发花白的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张照片,陷入回忆。

1984年10月,21岁的毛头小伙姜惠平入伍。“我们这些新兵入伍封闭集训3个月,就上前线参战了。第一场战争,连队119人,牺牲了25人。”说到这里,姜惠平哽咽了,“我们连是当时死伤最重的,每个人都负了伤,或大或小,看着一个个在我面前牺牲的战友,十分痛心。”

“我是机枪副手,一场战争中,机枪正手在距离我前方10米的地方被敌方的炮弹炸飞。战争是残酷的,我能活下来真的很幸运。”说到这里,姜惠平泪流满面。1987年11月退伍至今,姜惠平坚持慰问边防部队官兵。“我是军人,是经历战争存活的军人,我内心有这份情结。”

姜斌  战地记者

“最感荣耀的,是战地记者生涯。”

姜斌是《启东日报》的资深记者,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亲身经历者,他向我们讲述了最难忘的一次采访。

1987年5月31日中午,越军突然向八连阵地实施炮击。指导员朱厚良迅速将战友们推入猫耳洞中隐蔽,自己却被敌炮弹击中壮烈牺牲,遗体上遍布了200多块弹片。

消息传来,姜斌随政治处宣传股长冒着炮火前往八连阵地采访。之后,他协同师团新闻干事通过电话向新华社发出《老山前线某部八连指导员为掩护战友光荣牺牲》新闻稿。次日,新华社向全国发布了该则新闻,第三天,人民日报刊发此稿,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作了专题报道。

姜斌说,《芳华》中萧穗子和何小萍在战地直面战士牺牲的场景,一下子把他拉回当年,他从电影里寻觅到了自己的影子,几度落泪。

回到地方后,在新闻战线上笔耕不缀的他被业界称作“脚底板下出新闻”的好记者,获得了无数荣誉,而让他最感荣耀与骄傲的,还是那段在战地的“芳华”。

本报记者 刘吟菊 龚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