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腊八至。常言道,过了腊八就是年。“腊者,接也”,腊八节寓有新故交接之意,也意味着中国年的大幕就此拉开了。从此,年味也会一天天浓厚起来。
悠悠中国节,浓浓中国味。腊八节,在这个传统的农历节日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喝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来赋予这一天满满的仪式感,这亦是植根于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文化传承。在北京,民俗博物馆前现场支起粥锅,邀请群众亲手熬制腊八粥,蒸腾起“满满年味”;在成都,文殊腊八节庙会热闹非凡,奉粥、投壶、插花等各项民俗活动普惠大众;在江苏各地,人们互赠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社区邻里相聚一堂,其乐融融……这些有滋有味的节日习俗传承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见证,又是华夏儿女血脉相亲的真实写照。
不久前,春节申遗成功,也让腊月初八的腊八粥飘香世界。红赤小豆、清新莲子、香黏糯米,融汇成一碗寄托着思念与乡愁的腊八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第一道年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中华传统节日的“载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统节日的内涵既需要代代传、人人享,也需要常常新。如今,喝腊八粥更成为了一种社会温暖,有地区采用“线上申领粥料包”的形式,为异地游子送去一抹暖意,有部队官兵为驻地街道空巢老人送腊八粥和温暖陪伴,也有个体单位自掏腰包,请寒风中坚守岗位的一线环卫工喝腊八粥,等等“暖举”不胜枚举。这些情意浓浓的举动,彰显国人个人小家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凸显了中国年的年味。
一碗腊八粥,五谷香浓,温暖甜蜜。如此岁月静好,也正因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深情提到,“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辞旧迎新之际,回首过去的一年,从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到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从新能源汽车突破产销纪录,到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成果层出不穷,到中国建造向世界展示非凡实力……我们一同见证了一个个令人感慨、难以忘怀的瞬间,也从这份来之不易的年度“成绩单”中,感受到了暖意融融的“中国温度”。
腊八节里,让我们在品尝着腊八粥的香甜中,迎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红火中国年,通过感受传统节日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冯唯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