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农民“断代”需软硬兼施
时间:2022-03-13 A+   A- 举报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王馨提到,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显现;生产领域一线劳动力、基层农技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严重短缺,很多地区已经形成了农村农业劳动力断代的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来应对。

“断代”之殇,农村转型经历阵痛。乡村振兴离不开包括农民在内的农村人才,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传统农民断代问题,引起了全国两会部分代表、委员的关注。对此现象,全国政协委员金李表示忧虑:“到00后这代,可能基本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当前农业劳动力断代,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却效益低、强度大、风险高等传统因素外,国家工业、服务业的日益发达“瓜分”了大批青壮劳动力;高等教育的成功和城市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远离”乡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显现,这些都将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见效的重要因素。

“智慧”赋能,农业发展生机勃勃。小麦联合收割机等大型收割机安装GPS或北斗卫星系统,依靠物联网技术,农机操作精度可精确到厘米;鸡舍中的光照、温度、湿度、饲料投喂均由中央控制系统自动调节; 在水产养殖场建起智能增氧、水质在线监测、鱼病远程诊断、质量追溯“四位一体”体系……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现代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等智能管理,不仅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标准化、精准化,同时也培育出了大批优质高产农产品。通过政策研发、装备升级、科技助力,传统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大步迈进,并且呈现出勃勃生机,让农民搭上了致富增收的科技快车。

“软硬”兼施,农民致富方得始终。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奔头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演绎更加精彩的故事,还需要综合施策。发展需要硬道理,既要充分运用扶持政策、专项补贴支持鼓励农村和农民,还要推进新装备、新技术指导帮助农业生产和经营,真正实现“绿色循环、三产融合、科技支撑、品牌引领”的现代智慧农业。发展也需要“软实力”,既要更加全面的构建深入技术、信息等服务体系,更大力度的引进专业人才,更加务实的开展农民培训,帮助农民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渠道,还要大力表彰先进、宣扬典型,为“新一代农民”创造有益的发展环境和社会舆论。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遏制农民“断代”、发展智慧农业,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立足优势、转化优势、释放优势,软硬兼施、内外兼修,共同创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沈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