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精彩 向未来
时间:2022-11-07 A+   A- 举报

融精彩 向未来

——我市庆祝第23个中国记者节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张春柳 王海兵

11月5日晚,“融精彩 向未来”——我市庆祝第23个中国记者节活动在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举行。来自全市新闻宣传战线的同志共聚一堂,分享节日喜悦,鼓舞奋进士气,为讲述启东好故事、传播启东好声音凝信心聚力量。

展融媒形象,看记者风采。活动开始前,演播大厅的大屏幕上首先播放融媒体中心队伍形象风采片。大屏上闪过一个又一个记者奋战一线的画面,充分展示了全市新闻工作者的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和传播者,全市新闻工作者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晓勇在致辞中勉励全市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伟大时代激扬主旋律,为人民群众书写放歌,谱写启东新闻事业的崭新篇章。

“我常常想起那些田间地头的采访,我常常回味那些台前幕后的时光……”振奋人心的旋律响起,主题歌《融精彩 向未来》拉开演出序幕。紧接着,情景讲述、表演唱、三句半、主题访谈、诗朗诵、舞蹈等节目轮番上阵。

到一线去,到现场去,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在“情景讲述”环节,两位记者深情讲述了扎根一线的新闻采访经历。青年记者潘瑾瑾以《和“2+2”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为题,讲述了自己一路见证和记录吕四大港开发的故事;资深记者姜斌分享了入行近40年行走在东疆大地上的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感悟,展现了“脚底板下出新闻”的一名老记者、一名好记者的典范。

“ 因为我们是新闻媒体人。”一首诗朗诵《我是记者》把演出推向高潮。朗诵者把最饱满的情感注入声音中,每一句诗都饱含深情,每一个字都情真意切。“历史是我,喉舌是我,纽带是我。”铿锵的话语回荡在演播大厅,停留在每个新闻工作者的心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以来,全市新闻战线工作者用心讴歌生动实践,用情展现人民奋斗,用功书写精品力作,讲述了启东动人故事、传播了启东好声音、展示了美丽启东形象,先后策划近20个专栏, 2200多篇(条)新闻作品,融媒产品多次被新华社、人民网、央视、学习强国等各大媒体平台采用。

活动中,启东、南通新闻战线“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2021年度省和南通新闻奖获奖者,以及2021~2022年度启东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受到表彰。一本证书、一阵掌声,是对优异成绩的褒奖,更是对新闻宣传再创佳绩的鼓励。“我享受记者这份职业带来的责任和快乐。”融媒体中心首席记者陈丽娣表示,将继续践行“四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新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