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萍镇推进“一带两园三区域”载体建设
魅力东郊蝶变展新姿
本报讯 走进位于城区东南的汇泰嘉园,幢幢高楼鳞次栉比、条条道路平整干净、处处绿植赏心悦目……83岁的惠萍镇庙港村15组村民倪建冲没想过自己能住上这么干净敞亮的电梯房,炫宝似地介绍着如今的好日子:“家家住楼房,天天逛公园,农村变城市了!”
近年来,惠萍镇充分发挥城区“东大门”、大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突出分类集聚,特色发展,大力推进“一带两园三区域”载体建设,经济发展量增质优,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魅力东郊、实力惠萍”的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塔吊旋摆、车辆穿梭、工人繁忙,位于惠萍镇的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现场一派火热建设场景。该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近期5万吨/日,远期9.8万吨/日,对提升全市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项目于今年5月底开工,预计明年底投入运营。“7个村民小组,298户村民,7天签约率100%。这次拆迁征地工作足足为项目推进赢得了半年时间。”惠萍镇党委副书记黄宇介绍,“惠萍速度”再次为我市城市南进东拓按下“加速键”。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惠萍镇已完成征地65块,共计201.128公顷,出让地块已建成国际版画艺术中心、蝶湖世界湾、银洲·春晓学府、汇泰幼儿园等多个项目。同时,除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外,蝶湖中学、蝶湖实验小学、少年宫新校区等多个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
“久久为功,历时7年的惠萍镇庙港村4号地块拆迁征地工作圆满完成。”该地块多次攻坚,结转户始终不同意协议搬迁。今年,惠萍镇重组攻坚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抽调善打硬仗的精兵,紧密配合开展现场攻坚、思想攻坚、法制攻坚、外围攻坚。经过18个日夜、432个小时的努力,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终于落下帷幕。“每周攻7天、每天攻24小时,上门谈政策、拉家常,跑了不下百趟。”工作人员陈刚说。
得益于惠萍镇坚持整体规划、成片开发、大力推进的乡镇发展思路,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型城镇正在崛起。以商贸服务、休闲农旅为特色的沿G40高速现代服务业带,汇集红星美凯龙、绿地奥特莱斯、果园生态区、沙地印象、国际版画艺术中心等一众品牌,人气兴旺;依托惠萍、惠和两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精密机械、润滑设备、防爆设备等产业,集聚起南方润滑、新加晖仪表、恒安防爆等80余家优质企业,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聚焦村镇建设,新城区、惠萍镇区、大兴镇区蓬勃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多村民也从老旧的平房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惠萍家园一二期、汇泰家园一期安置小区交付使用,惠萍家园三期、汇泰家园二期正在加快建设。惠萍家园邻里中心建成,并因地制宜设置了公交站台、共享单车点位。
“家里老人80多岁了,镇上不仅提前帮我们想好了平稳过渡的办法,还给出优先安置政策,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庙港村村民黄永香家的新房正在装修,下个月即可入住。
据悉,自2015年首次启动庙港新城安置区搬迁项目至今,惠萍镇已累计完成4611户、逾9369人的搬迁工作,已有2257户完成安置,成功入住安置小区。
(本报记者 韩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