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面单”撑起快递客户保护伞
时间:2017-01-16 A+   A- 举报

近日,圆通速递公司研发推出了“隐形面单”,即客户姓名、手机、地址的部分内容以*号代替的快递单,此举能避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可根据提示自行选择是否使用此项服务。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购以其低廉的价格、繁多的选择、及足不出户的购物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陷入了一些新的困扰。

在启东,我们对这样的新闻并不陌生:去年6月,市民顾老伯电视购物后接连接到“公司”电话,向其推销保健品还说赠送“扶贫基金”,半年多的时间里,顾老伯被骗3万多元,经调查源头得追溯到犯罪嫌疑人购买过的一份电视购物公司客户快递信息;去年8月,北新镇的唐女士接到所谓“顺丰快递员”电话,说上海有包裹,对方在得知唐女士没有邮寄过包裹后就报出一个“报警电话”,然后一步一步的把唐女士引入骗局,最终唐女士被骗31万元。这些鲜活的案例均来自于网购、电视购物过程中个人隐私的泄露。

现实生活中,一些用户在频频遭到电话骚扰后,开始吃一堑长一智,不再对快递包装一扔了之。即在扔前对个人的敏感信息进行技术处理。比如,将面单撕碎,用剪刀或钢笔将个人信息涂掉,收件人不写真实姓名,收件地址不写楼栋号及房号,故意走到别的楼栋收取快递件等。网购者如此用心良苦地与信息贩子“声东击西”,让网络购物的便利性大打折扣。

可见,在倡导快递实名制的当下,如何找到一个既能规范快递行业发展又能兼顾网购者个人信息安全的“两全”之策,便成为快递企业亟待破解的新课题。由此可见,圆通此次研发推出的“隐形面单”,便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补漏之举。透过新闻报道得知,隐形面单具有三大“隐藏功能”,可实现对用户的手机号、姓名和地址等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比如,对用户的手机号,会通过技术手段隐藏部分数字。尽管面单上不显示用户的完整手机号码,但快递员可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行者APP,直接拨号至收件人,及时安全高效地联系到收件用户。更令人欣喜的是,对这个新推出的免费服务,是否选择的使用权全在网购者个人。这无疑给网购者的个人信息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网,也为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不过,网络购物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能止于一厂一店式的技术创新与自选动作,更应成为全社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这就要求,除要从技术层面加大投入与开发力度,规范信息采集、取用、保密等相关制度,并对盗取、贩卖个人信息进行严厉问责外,更为关键的是,要增强快递公司、快递员和网购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共同呵护好“隐形面单”的成长成熟,让“隐形面单”为个人信息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