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检查为何没挡住火灾?其一,检查流于形式,沦为“简查”、“假查”,不能起到防范于未“燃”。其二,隐患整而不改,处罚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整改。冬季是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郑州新世界百货的这场大火,不仅为广大商场和企业敲响了警钟,也给许多地方正在进行的消防安全检查提了个醒。
“正在逛商场,突然里边冒出浓烟,大家纷纷往外跑。那场面,真的吓人……”12月18日下午2时45分许,年初因存在5处消防安全隐患而被通报、罚款的郑州新世界百货大楼突发大火,所幸经过200名消防官兵及时组织疏散、救援,未造成人员伤亡。(12月19日《大河报》)
火灾发生正值周末,商场又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实属万幸。但在庆幸之余,我们更应对火灾背后暴露出的问题认真反思。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今年2月,郑州市消防支队曾针对全市商场和影院开展为期10天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其中,新世界百货等8家单位因消防安全隐患被立案处罚。岂料,时隔不到一年,新世界百货就发生了火灾。
根据海因法则,在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事故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按理说,这些问题隐患完全可以通过检查予以发现和纠正,从而避免事故发生。然而在现实中,类似消防安全检查挡不住火灾的事例不在少数,甚至不乏“检查前脚刚走,火灾接着就来”的“现世报”。今年6月2日,武汉市惠商丰华市场管理有限公司3号食品仓库起火,大火持续约两个小时,过火面积达800平方米。有市场经营户介绍,当天上午市场还曾进行过消防安全检查,没想到晚上还是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消防安全检查为何没挡住火灾?原因大致有两方面:其一,检查流于形式。检查从来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不是为了检查而检查,关键是通过检视、查看,发现潜在的问题,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过遗憾的是,或是被检查对象事先得到消息,做好表面文章;或是检查人员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使得许多检查往往沦为“简查”、“假查”,不能起到防范于未“燃”的作用。
其二,隐患整而不改。对于查出来的消防安全隐患,处罚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整改。《消防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据报道,郑州消防支队在年初的消防检查中曾表示,将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各单位隐患及时整改到位。那么,新世界百货的消防隐患是否已整改到位,消防部门的“回头看”检查本身也需要来一次“回头看”。
冬季天干物燥,是一年中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郑州新世界百货的这场大火,不仅为广大商场和企业敲响了警钟,也给许多地方正在进行的消防安全检查提了个醒。一方面,消防检查必须严格深入,明确相关人员责任,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力求真实全面反映消防安全问题,不留盲区死角。同时,检查处理不能一罚了之,必须及时督促有关单位整改火灾隐患,要多杀几个“回马枪”,彻底打消少数单位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老老实实地抓好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