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XX(地点)来了四个和尚,说是谁家有一分钱就换一百,这几个人是偷小孩的,注意,千万别让他进屋……以免老人上当受骗”云云,配图是一个僧人模样的男子。日前,这样一条“提醒”一夜之间在微信朋友圈疯转。笔者向我市公安机关核实获知,虽然假冒僧尼行骗的警情偶有发生,但是从未有过僧尼偷拐孩童的警情。
通过调查发现,关于“和尚借换钱之名偷孩子”的消息,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过,全都是换汤不换药。除了地点不同,其他说辞大致没有变化。各地公安部门对此都进行了辟谣,某地公安微博更风趣地表示:如果谁真的相信一分钱能换一百,那么此人关于此事件的描述可信度可以忽略不计。一则和尚偷孩子的谣言,就这样改头换面变更地址后刷爆网络,触动着大众的神经。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凡是涉及孩子的健康安全问题,都能引发大家的关注,让家长神经紧绷,从而将消息传播出去,这也是那些谣言发布者的目的。造谣者利用人们对孩子的关爱,无中生有地引发民众的恐慌情绪,让谣言形成“病毒式传播”。
“假和尚、尼姑偷孩子”的谣言一夜蹿红,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其中的惯用手段——更改地点随手抄袭。而类似的乱象不仅仅出现在谣言中,如今打开微信,各种写着启东如何如何的信息,诸如“启东人看过来……”“不看不是启东人……”的内容大都是将其他地方的文章中地名更换成启东,抄袭编造虚假信息。如此乱象,何时能止?除了依靠相关部门的打击外,更需要大众擦亮眼睛,对那些谣言或虚假抄袭的内容不要轻信,更不要随意传播,这样才能净化本地的网络环境。
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