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本报接连接到市民反映,市区富源路、善成新村、南苑中路等地的“马路市场”、“临时菜场”大行其道、生意红火,这除了有损城市形象外,更会给道路添堵,扰乱居民正常生活。
记者现场采访发现,这些地方的“马路市场”均由来已久,周边居民也是“爱恨交加”,职能部门一直在进行整治、查处,但却往往是屡查不绝、屡禁不止。
由于“马路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如果一味严查严管,恐怕很难根治,而只会成为“猫捉老鼠”的“游戏”,执法人员一来,摊贩一哄而散;执法人员一走,摊贩卷土重来。要根治“马路市场”,职能部门要对症下药,齐抓共管。“马路市场”大行其道有多方面原因,有的是因为周边缺乏正规的经营场地,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这样“马路市场”就应运而生。对于这样的情况,有关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民意合理地设置规范的市场或进一步完善市场设施,让流动摊贩有一处立足之地,并能满足群众需求。
而一些“马路市场”边明明有正规而完善的市场,摊贩却不愿进场经营,却选择到马路上招揽生意。职能部门则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加大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正规市场的“魅力”,吸引更多摊贩进场经营并能留住人心。同时,还要重拳出击,对于那些我行我素,依旧霸占道路摆摊设点者进行严厉惩处。
与此同时,市民要克服嫌麻烦、图省事的心理,到正规市场买菜,看似要多走几步路,但会让“马路市场”因此失去生存空间,从而使道路更加畅通,城市更加洁净,每个市民都成为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