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U盘”暴露多少“不专业”
时间:2015-10-14 A+   A- 举报

广州市天河区的街道出现了多个“天价”采购预算。其中,天河南街道的政府采购预算表显示,该街道计划购买27个U盘(含移动硬盘),共需花费2.7万元,即平均每个U盘要1000元。而黄村街道预算表显示,该街道办公用房租金及管理费今年预计支出140万元,采购数量为1平方米。对此,天河区相关部门于上周六回应,不排除有些部门或者街道的财务人员不专业,出现了差错。(10月12日《新快报》)

“天价”采购的事多了去,也不差这一件。只是这次的“回应”却是显得很古怪。竟然说是“财务人员不专业”,似乎财务人员专业了,就不会有“天价”采购了。这真让人哭笑不得。

财务人员一般都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因为不懂专业,还真做不了财务人员。但财务人员的“专业”显然无法决定“采购”采购。因为能够决定“天价”采购的则是“权力”。当权力能够肆意妄为的时候,再“专业”的财务人员也阻挡不了“天价”采购。相反,会在权力的授意之下,会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天价”采购寻找借口,并且寻求躲避监管之道。

“天价”采购每出现一次,都是对政府声誉的损伤。中国社科院《法治蓝皮书(2013)》中的数据显示,部分地方政府采购办公用品中,有近80%的商品高于市场价格。 “天价”采购,暴露腐败奢侈。一台售价160多万元的医疗器械,云南省某医院采购价却达220多万元,包括医院院长在内多人因从采购中“吃回扣”被判受贿罪。“天价”采购更会变成“黑心”采购。2014年1月,湖南省邵阳县斥资1500万元为全县中小学生采购10万套课桌椅,中标企业送来的全是“次品”。2014年9月,湖北省宜昌市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统一采购的军训服成“开裆裤”。南京市某民政局给两家养老院采购的棉被,其竟是不能用的劣质纤维。政府采购“买贵不买对”的现象何时才能真正消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有了法律,却并不意味着就能够遏制天价采购。

“天价”采购,或许有财务不专业的原因,但显然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一,有权力运行不专业,权力不能无法无天,可“天价”采购却是权力胆大包天;其二,暴露监管不专业,面对很是明显的“天价”采购,居然让其出笼,居然能够顺利过关,监管如此不“专业”令人惊讶,这可能是真的不懂,也可能是虽然懂了却不愿意揭破,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均体现了监管失责,也是一种典型的“不专业”。幸运的是,现在还有公开这一环节,把“天价”采购的诸多“不专业”暴露出来,但如果相关部门不采取措施,任其衍生,那这杯“不专业”的苦酒只能让纳税人给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