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
提起“苦”,恐许多人避之不及,但有时候,无苦不甘、先苦后甘、苦尽甘来。就说教育孩子这一老生常谈话题吧,在许多家庭,就印证了这一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
上周,就此话题,笔者与我市某石化安装公司徐姓顾问进行了交流,得到的结论是“‘苦’是家长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该公司目前为国内石化安装领域民营企业“头一只牌子”,董事长、总经理分别为该顾问的两个儿子。而公司壮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正是两兄弟在艰苦创业中悟出了发展的硬道理、在企业兴旺后依然保持了艰苦奋斗的良好传统,苦尽甘来,企业由此愈加兴旺。
没有苦的经历,就难以有对事业、成功、快乐的追求和享受。吃尽千遍苦,方知人间甜。“苦”的经历从哪里来?于一个人而言,当然是其年少时的生活历练。徐姓顾问介绍,当年,他身为本市某建筑企业领导,却执意要让两个儿子远赴甘肃、湖北建筑工地“做小工”,后来,他又让兄弟俩学习电工和电焊工技术。在此期间,两儿子纵然再多埋怨、工友们纵然再多议论,老徐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让兄弟俩工作在一线。而就是经过这样一个“苦”的过程,兄弟俩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挣钱的不易、技术的重要,并且愈加强烈地产生了通过创业改变命运的宏大愿望。就这样,这哥俩认准石化安装市场巨大前景,从零敲碎打起步,从技术创新起步,靠节省一分一厘聚拢企业财富。
苦尽甘来,如今,每每谈及企业兴旺,徐家兄弟俩总会感慨:要不是当年父母“狠心”,自己怎么可以学到这么多做人的道理、掌握这么多精湛的技术、见识这么多丰富的世面,能够和广大职工打成一片。由此可见,“苦”于许多孩子而言,就是成功、成才、成品的一大基础和本钱,而绝非只是一张文凭、一个爱好。
“苦”孩子,是需要狠心和眼光的。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假若一个人对一切幸福的享受习以为常,那苦难也就离他为时不远了。只可惜,现今对于孩子的“苦”教育,却呈不断弱化态势且不断生出苦果。放眼看,少数富二代、官二代沦为败家子,就是佐证。
“苦”中自有黄金在,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大家都来“苦”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