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兴村扣蟹文章带来的启示
时间:2013-06-05 A+   A- 举报

南阳镇启兴村1100亩水面因养殖小扣蟹,富裕了百姓,清爽了沟河,净化了风气(见《启东日报》5月27日2版)。小扣蟹,大名堂,启兴村如此扣蟹文章,让人不免生出诸多感慨。

放眼全市农村,满目沟河池塘,放眼大江南北各大闸蟹主产区,扣蟹是不可或缺的蟹种来源,再放眼国内河蟹育苗领域,江海交汇处的启东,是最具扣蟹繁育优势的地域。将三者有机结合,也便成就了启兴村的扣蟹产业。1100亩水面,年产12万斤扣蟹,产生300万元效益。如此水中捞金,惠及1500农户,这样的致富路,该有多宽广。但令人遗憾的是,启兴村的这条成功经验,在全市264个行政村中,尚少有复制。

启兴村的小扣蟹还有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小蟹钿,专吃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成为沟河天然清道夫。启兴村于是虽无专人保洁水面,却条条沟河清清爽爽。水体环境,是农村面貌的一面镜子,当许多村级组织为村庄保洁不惜“劳民伤财”时,却往往陷于前清后脏的困境。我们广大村干部和基层组织可否受到启发:与其花大本钱人工清理,还不如低成本生态养护,同样一条沟河,假若采用小扣蟹保洁,不知有多少钱可以节省、有多少人可以省心?!

沟河多扣蟹,风气更清新。水面成聚宝盆,百姓自觉保洁、水利顺风顺水、偷盗难得人心、干部备受拥戴,从而引来各项事业兴。此般综合效应,小蟹钿功不可没,但村党总支才是头号功臣。

启东多水,然有多少百姓为之自豪?原因之一,是沟河少见鱼蟹虾,多现脏乱差。现今,启兴村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板。愿更多的村从中得到启发,努力转换思路,着眼市场找出路、着眼开发兴水面、顺应民意多创新,进而以水面兴、鱼虾跳换得民富、村美、风气好。   ◇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