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距今近20年的一件事。与老搭档姜斌去大洋港一家外资企业采访,老总是位七十开外的老挝籍华侨。午间,这位老总将我俩领到附近一家小饭馆。就着一张简餐桌,3个人4个菜边吃边聊。最后仅一碟底尚剩5粒炒青蚕豆。就在我俩餐毕抹嘴之际,老总说:“慢,还有5粒豆呢!别浪费掉,我来分一下。”于是我们的碗里各多了2粒豆,还有1粒则留给了他自己。一顿午餐没剩下一粒米一片菜。
说实话,对这个拥有数千万资产,竟舍不得浪费5粒豆的老总,当时我匪夷所思了好一阵。尽管我经历过不少奢华酒宴,品尝过不少山珍海味,却未曾留下过多少深刻印象。唯有那顿一点都不剩的午餐,时隔近20年仍让我历历在目,回味无穷!而今每每想起那位早已过世的老人,就会由衷地肃然起敬!从小小的5粒豆上,折射出了他节俭简朴的民族传统,并让后人从中汲取无穷的精神营养。
直面当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人们富裕了,而一股奢华浪费之风也随之滋生蔓延。酒席档次越办越高,摆阔攀比愈演愈烈。电视荧屏上酒气薰天,现实生活中纸醉金迷。私人宴请,宾客盈门撑满了酒楼饭馆;公款消费,车队长龙挤满了街巷路边。频繁的饭局,满眼的浪费,绘就了一幅好大的奢华图!近日惊闻报道,我国仅每年浪费的粮食,可抵2亿人一年的口粮!
痛哉!惜哉!我国的经济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粮食产量是实现了九连增,但就全国而言,好多人才刚解决温饱,好多人的腰包刚刚有点鼓,我国的经济基础尚未坚硬稳固,我们的国情经不起挥霍浪费之风的肆虐。“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简朴是我们必须秉承的传统美德,节俭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主基调。诚如那首老歌所唱“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需要这个“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成了富庶发达之国,这个“传家宝”也不能丢。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头简车、简会、简言、简餐……一切从简,他的垂范深受国人拥戴。党的总书记倡导节俭简朴之风已然如此,我们各级党员干部,乃至于每个国人,是否都该有所悟,有所改,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杨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