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在揶揄央视那个略显傻帽而可笑的提问之余,扪心自问一下:你幸福吗?其实真的难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犹豫,证明我们对幸福还没有真正的认知,或许起初有些人还只是有些矫情,但最终在一片附和声中都沦为不幸福的一类。
幸福与不幸福,只是一念之间的事,取决于你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态度。很多人总是抱怨世态的炎凉、生活的不公,将这些烦恼纠结于心,那自然谈不上幸福;可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充满阳光,再痛苦再伤心的事也会变得轻描淡写,甚至同样一件事,也会有截然相反的幸福观。早晨上班,步行的人很幸福,他们可以做一次免费的健身;骑摩托车的人很幸福,因为他不需要卖力地蹬踏;坐公交车的人很幸福,因为他们不再风吹日晒;开私家车的人很幸福,因为他们又增添了更多的行驶自由。如果反过来,驾私车的感叹道路拥挤,坐公交的抱怨站点太少行动受限,开摩托的担心安全难以保障,步行的认为费力费时,那再幸福的事也会变得充满阴霾了。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幸福观。唯有懂得享受短暂的欢愉,而不纠缠于无尽的烦恼中,那才是领悟到幸福的真谛。这就是一个捡垃圾的老人觉得自己很幸福,而一个获大奖的作家感到不幸福的原因所在。
生活是现实的,幸福和不幸福,我们都要一样过,尝试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从而淡去种种烦恼、寂寞、伤害和痛苦,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与幸福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上班是幸福的,你有了一份谋生的工作;房价上涨是幸福的,你的财产又得以升值;房价下跌是幸福的,越来越多的人又可以远离蜗居;涨工资是幸福的,升职是幸福的,结婚生子是幸福的……
是啊,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连路人甲都是幸福的。“元芳,你觉得呢?” 冯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