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到近海镇向北村采访公益事业建设,偶遇前来“串门”的向西村党总支书记陆亚声。原来,向西村即将实施小型水利项目,陆亚声一行便专门向先期完工的向北村取经,以求将此工程搞得更好。面对笔者赞赏,向北村党总支书记张裕玉平静介绍,这些年里,向西、向北村的干部们经常互相走动,取经学习,这对于两村开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并保持全镇领先大有益处。
近几年来,难得有村与村的干部们能这般相互“串门”。开展农村工作,除了遵循上级的要求、标准,听取百姓的呼声、建议,还得认真学习他人成功经验,汲取别人的失误教训,三者有机结合,各项事业建设才能更好更快。但现实中,不少村级组织较好地做到了前二条,却往往忽视了最后一点,因而也就出现了同样的实事项目,不同的村庄在质量、进度、成本、效果及群众评价上相差甚远的结果。可见,观摩学习他人成功经验,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惠民工程建设,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样的取经,于位于同一区域、镇域,又先后实施同一工程项目的村级组织而言,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向兄弟村学习取经,十分便捷,花价不大,相当管用,还增进了兄弟村干部间的友情,容易检视出自身工作中的不足。
到兄弟村取经学习,相较外出参观,既可省了高额出行成本,又可节约宝贵时间,还避免了兴师动众及“洋”经验的水土不服。既如此,这样的取经就应多多益善,理当大力鼓励提倡。期待这样的“串门”之风,能成为农村干部的一种风尚。 ◇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