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启高速公路大生出口处向北,不到三公里便是一个冠名“建群”的村庄。绿树环绕、田园青翠、道路平坦、路灯高悬、水面如镜,作为我市唯一候选“江苏最美乡村”的新农村建设典范,王鲍镇建群村透出一股别样的清新与生机。(8月22日《今日启东》)
美,作为一个抽象概念,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近些年来,一些基层单位为了塑造地方形象,表现任期政绩,不惜劳民伤财,盲目上马、大兴形象工程。这些工程虽然外表光鲜,或美轮美奂,或气派非凡,充满了“美感”,但违悖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漠视了群众的利益需求,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这样的工程再巍峨,也不过如同海市蜃楼,浮华而空虚,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和实践的考量。
美,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做到内外兼修。地方的形象之美,要与当地的创业致富、民生福祉、民意人心紧密结合起来,要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作为考量的主要尺度。在鉴别“美”时,要牢记群众的笑颜美于满城锦绣的风采,群众的心声高于百米雕像的伟岸。王鲍镇建群村,作为“江苏最美乡村”候选村,显然在这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作用。该村党总支鼓励能人带动,创业致富蔚然成风;建设实事工程为民造福;通过汇聚民意、为民服务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该村既环境优美,又政通人和。西方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美是和谐。”毫无疑问,和谐的建群村是“最美”的。
建群村的“最美”,源于该村党员干部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只有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摒弃那些短视、片面、急功近利的态度,才能在地方发展中实现和谐之美。否则,只会是畸形之美、虚幻之美。
黑格尔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当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实践中演变为和谐、生动、感性的现实时,这就是让世人为之赞叹的“最美”! ◇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