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种田也是一种增收途径
时间:2012-08-15 A+   A- 举报

合作镇曹家镇村66岁的农民朱井荣,一人种了1600亩地,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神奇的背后是他简约的种田方式,除了机械收种、科学用肥,就是简便的茬口设置和种植模式。简约种田,成就了朱井荣,也给广大农户上了一课:简约耕种,也是一种增收途径。

多少年来,在人多地少的广大农村,“精耕细作”一直被认为是农田高产、高效的基础,而其前提,又必须是农民艰苦的劳动和农田超负荷的产出。今天,朱井荣的“懒种田”颠覆了“精耕细作”,却同样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时下,在我市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力不足的情况下,朱井荣的种田方法无疑给新时期农业生产提供了一个样板。

“懒种田”与“精耕细作”相比,两者在用工成本、农田产出、土地保养上的差距不言而喻。在长江下游旱作地区,“精耕细作”体现于最为传统并广为盛行的农田“三熟套种模式”。小麦(蚕豆、油菜)套玉米,玉米套棉花(黄豆)。如此循环往复,看似土地综合利用达到了最高境界,实则,所有的生产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力作支撑,每一熟的产量都打了较大折扣。再说,农作物交叉生产,病害增多,用肥用药量大,土地又难以得到有效养护。这般“精耕细作”,表面产出不少,如若去除大量的劳力成本,恐怕实际收入无几。但朱井荣的“懒种田”就完全不同了,小麦、玉米全部密植并机耕、机播、机收,用工不多,管理简单,单产却能达到2000斤,一亩地,1000多元净收入轻笃笃。
在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民增收渠道日益宽广,农村大力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大背景下,提倡简约种田,于农业机械化推广、于解放繁重体力劳动、于增加农民收入、于促进农田增效、于农村兴旺和农业丰收,都意义非凡,当值提倡。   ◇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