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三次全扩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中央确定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对于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今年的党建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按照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要求,加强创新党的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长效机制,明确责任目标,严格奖惩兑现,狠抓任务落实,保证党建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取得实效。
要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党建工作,既是政治责任,又是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是贯彻党要管党要求,明确责任内容和目标要求,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的一项重要制度。各级党组织要把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要按照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要求,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书记要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自觉履行管党责任,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的统筹谋划和综合协调。
要切实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水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老话充分表明制度的重要性,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党建目标管理落到实处,党的建设工作必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理顺各方面关系,做到有章可循、“照章理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要大力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实践证明,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用项目化管理的理念、项目化实施的办法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让党建工作由“虚”到“实”、由“定性”向“定量”转变,真正实现了党的建设“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目标。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部署要求,明确项目责任主体、进度要求、完成时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要以党建工作项目化为抓手,形成党建工作创特色、出经验、树品牌。围绕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探索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新党员工作的新途径、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探索党代表发挥作用新途径新方式、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等,着力培育一批党建工作先进典型,打造一批党建工作示范亮点,形成一批党建工作特色板块。从领导机制、项目班子、项目评价、试点示范、动态管理等入手,全面提升全市党建工作水平。
当前,我市正处于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但政策逐渐宽松、竞争不断加剧但机遇越发难得的时期,党的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强基础工作,切实履行党要管党的政治责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党的建设走在经济社会发展前列,党的建设创新工作走在时代前列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