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又在眼前,绿化造林必将再掀高潮。提议植树“向后看看”,绝非要给绿化运动泼什么冷水,而是提醒广大造林人,植树容易管护难,“向前看”多栽树固然重要,但倘若不注重“向后看”抓管理,有些树木也许永难成活、成长和成材。
植树造林,种是前提,管是关键。栽下树苗,只是植树造林的开始,绝非大功告成。要想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培、植、补、管、护、修等等环节缺一不可。可见,植树造林是一个需要多年经营的系统工程,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松懈。而既如此,我们放松了其中的任一项管护,就意味着造林工程的失策,并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失败。有人也许不服,但有心人只要回头看看,多少年来,有些镇村、部门、单位年年种树不少,可曾见留下了几多成材树木和绿荫林地?
“向后看看”,于植树造林,既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更是一种求真务实的行动。看看这些年里植树造林出了多少成果,可以总结经验,将绿化造林搞得更好;看看这些年里有多少绿化变成了空架子;看看这些年里有多少植树工程打了水漂;再回顾这些年里有些绿化工程总是有头无尾,管理部门是该反思植树教训并拿出对策的时候了。
植树造林,需要一套长效管理机制,需要一个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考核周期。在此问题上,“向后看看”并持之以恒地将管护考核机制落到实处,实乃为一剂化解和避免有些部门、某些乡村、少数干部“植树造零”顽症的良药。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