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锋同志学习什么?如何学习雷锋?笔者看来,学习雷锋的形式多种多样,先当志愿者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我国将志愿者定义为:“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由此不难发现,志愿者的行动宗旨与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与相得益彰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词语与先进文化的表现特征。
事实上,振兴西部志愿者、奥运安保志愿者、治安巡逻志愿者、金融服务志愿者、救灾抢险志愿者、扶贫济困志愿者……近年来,有关志愿者的报道屡见荧屏和报端,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的友爱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仅赢得了群众的交口赞誉,而且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重。在荧屏内外,在字里行间,尽管没有提及“雷锋”二字,但是从这些志愿者的身上,我们却看到了雷锋事迹的鲜活旗帜在高高飘扬,看到了雷锋精神的人性光辉在熠熠闪耀。
至于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以志愿者的身份努力践行雷锋精神,笔者认为当从三个方面着力:首先要推进志愿服务领域社会化,在扶贫助学、慈善捐助、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应急救助等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要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化,以此促进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带动服务对象不断提升文明素质,并将其作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再次要推进志愿者文化多元化,大力宣传志愿典型及志愿活动彰显的精神内核和社会价值,宣传志愿者文化,使志愿服务的愿望得到尊重,志愿服务的行动得到支持,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现,让一切善举竞相推出,最终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和谐社会氛围。 ◇钱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