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归来 绿化三问
时间:2012-02-14 A+   A- 举报

春节期间,笔者去了趟崇明,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附近农庄逛了一圈,直感叹当地以绿化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回启路上,觉得有话要说,并引发三个问号。

崇明的绿树、大树遍布城乡,相比之下,我们启东的树木似乎少了许多。由此引出一问:这些年里,我市不少镇村同样种植了数量相当的苗木,但为什么成活的树苗数量总是与种下的有落差?

崇明的村庄,村在林中,人在树中,景在绿中,让人置身其中,心旷神怡,顿觉春意盎然。相比之下,我们的乡村还缺少这样的美景。由此引出二问:这些年里,除了植树造林时的轰轰烈烈,平常时候我们是否将绿化放在了心上?

绿化之美,已成为崇明的一张靓丽名片。从崇明的建设效果看,绿化意识已深入人心。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乡村,树好种,却难活,甚至还有闭着眼睛种“死树”(树苗尚未种植就已枯死)之现象。我们的少数群众,不知何故视“树木”为敌,爱绿、护绿意识相当淡薄。由此引出三问:这些年里,为何我们同样种下了数量可观的树木,却因管理上的松懈,致使“年年种树少见绿”在个别地方形成恶性循环,且得不到改观?

崇明之绿,已给同根同宗同为沙地人家的启东人好好上了一课。崇明经验告诉我们,绿化美化我们的家乡,必须加强宣传,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只要我们真抓实干,并持之以恒地落实于我们的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一定能成功!   ◇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