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南通市民在超市疯抢瓶装水的照片相继登上了搜狐、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这活脱脱就是去年6月杭州“抢水风波”的“南通版本”。
同样是疑似苯酚泄漏,同样是市民哄抢饮用水,同样最终证实是空穴来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缘何相似的闹剧再次上演?笔者认为,市民遇事不冷静、盲目跟风是主因。 就拿此次的疑似苯酚水污染事件来说,市民们最先做的不是求证真假,而是赶紧到超市抢购囤积饮用水。文峰大世界、乐天玛特等各大超市,瓶装水在很短的时间内内竟销售一空。慌乱似病毒一样容易“传染”,本来一个似是而非的猜测,一下子就成了有鼻子有眼的一场“灾难”。一时间,各桶装水送水电话忙爆了,心急如焚的市民赶去厂家自己提水,一提就好几桶。
百姓易被煽动,有抢盐、抢酱油的先例在,这抢水似乎也称不上新鲜。但“习以为常”不代表“名正言顺”。其实,假若人们冷静地去探听一下事件的由来,再咨询一下,便可清楚我市有两条供水管道,即便长江水真的受到污染,仍有内河水做应急之用,所以根本不用如此惊慌。况且,这水源水受污染可是特大事件,官方必定会有明确的说法。
果不其然,面对来势汹汹的“抢水风波”,公安部门着手追查谣言制造者,南通市环保局发布公告,敬告市民,自来水并无任何安全问题,水质在实时监控中。由此,市民疯抢饮用水的举动得以平息,各超市、商店的瓶装水恢复正常销售。 纵观种种“抢”事件,笔者认为,市民遇事应先冷静分析,而不要轻易被煽动,妄加猜测,自我制造恐慌,做出一些事后自己也觉得可笑的事情。而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也应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及时给市民吃上一颗“定心丸”。 ◇小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