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护身符”入心着身
时间:2012-01-13 A+   A- 举报

去年12月26日晚上,近海镇塘芦港外海,苏启渔15033号小型渔船意外翻沉。严寒中,两名船员落入漆黑大海。万幸的是,当船员向10余海里外的04407号船发出求救信号后,施救渔船通过船载卫星导航仪很快确定沉船方位,及时发现了落水者照射的矿灯,救起了穿着救生衣的两名落水者(见2011年12月31日《今日启东》)。

茫茫大海,漆黑寒夜,救命恩人、导航仪、救生衣、矿灯犹如四个“护身符”,助落水者死里逃生。惊叹之余感慨,很多事故源于意外,而奇迹似乎少有意外产生。试想,若15033号渔船未装导航仪,落水渔民未穿救生衣又无矿灯,那施救渔船又何以能在漆黑的海面上发现得了分外渺小的落水者。天寒、水急、浪涌,落海者不是冻死就是被浪潮吞没。可见,奇迹的背后,是多种获救要素的综合作用。要不,纵然来了救援船只,又能奈之何?

海上捕捞是高危作业,一项项安全防范措施是每个渔民保平安的“护身符”,万不可小看、忽视。前些日子,我市和海安县先后发生两起重大海事事故,共有20多个渔民遇难。而同样是意外,苏启渔15033号船因为有了充分的安全措施,虽灾难突降,却能快速反应、从容施救,得以化险为夷。

欲使“护身符”显灵,怎可以不将其入心、着身。想想看,还有多少船员仍漠视安全,连最起码的救生衣也懒得穿;还有多少渔船忽视预防,或者流于形式。疏忽之下,引发的一起起车祸、一个个灾难、一串串后患太过令人触目惊心。在此,重复一句话:人们无法预测灾害,却能通过有效防范减少甚至避免灾难。        ◇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