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扎实推进核心文化、载体文化、公共文化、市场文化、人本文化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这是我市立足发展新阶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战略谋划。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以文明创建提升市民素养,江海文化“五个一”工程全面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促进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只有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才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全面促进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全市人民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要深入挖掘江海文化的丰富内涵,提炼概括新时期“启东精神”,进一步传承江海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运用和管理,切实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要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使全市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全面促进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提升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目的在于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要继续大力推进江海文化“五个一”工程,使公共文化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精心打造群众文化品牌。要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扶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门类,推进文化遗址的保护建设,进一步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全面促进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旨在提升文化的推动力和支撑力。要认真制订完善相关发展规划,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现代传播方式等融合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做大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发展优势文化企业。要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流通组织形式,强化文化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