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时间:2012-01-10 A+   A- 举报

——四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我市要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突出政策引导、市场引领、技术引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大力发展重点面向上海的现代都市农业。这既是我市主动承接上海辐射带动,加快融入上海都市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随着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启东真正从时空距离上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安全等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启东作为滨江临海的农业大市,立足于服务上海都市圈、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潜力巨大,大有可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充分发挥与上海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的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将启东建设成为上海优质农产品基地、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长三角最佳农业旅游休闲区和华东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区。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必须着力调优产业结构。要按照“市有万亩园区、镇有千亩基地、村有特品特色”的要求,加快省级启东现代农业园区和吕四水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集中发展设施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沿江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带、城北农业科技创新带和吕四生态观光渔业带,形成一批规模大、产业特、品牌亮、效益高的区域特色板块。培育一批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成一批都市现代农业休闲园,创建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快发展花卉苗木、特色瓜蔬、“四青”作物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启东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必须切实强化科技支撑。要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重点在种子种苗、设施农业、配套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关键性、适用性技术上求突破,建设和培育一批体现农业高新技术水平的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循环利用好的农产品加工业。同时,积极发展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增强农业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必须不断提高市场份额。要着力培育水产品交易市场、大型农产品集散批发市场,加快乡镇农贸市场、村(合作社)田头市场建设,形成层次分明、规模合理、运行有序的市场网络。按照市场准入的要求,在上海社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设立一批启东农产品直销门店,减少流通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强化农产品销售服务合作,创建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吸引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