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镇双仙村去年一年购进了22台柴糠机,22个农户通过秸秆养羊发了财。还有20多户眼见为实,也预订了柴糠机,准备开春加入秸秆养羊行列。此等新鲜事得以“击鼓传花”,缘于双仙村党总支部书记徐建新去年秋天召集的一个现场会。
请来村民组长和党员代表,围着新购的柴糠机,让秸秆养羊成功者现场操作,现身说法。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效益好,又能吊起村民“胃口”的现场会,就此引领农户走上全新致富路(见2011年12月27日《今日启东》)。这样的现场会,好得很!
农村里,很多好事、实事都需要用这种看得到实际成效的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和普及。但毋庸回避的现实是,这种最实在、最见效的村级现场会,如今已很少出现在村头、田头。于是,本是大家围拢来一呼百应的工作,经常因群众思想难以统一而“踏头跷头”。个别村里,干部尽管工作很辛苦,群众却不领情,以致收效甚微。
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该多开这种实实在在的现场会。现场宣传、现场示范、现场解释,干部引领、典型引路、党员表率,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进而让好事更好办!果能如此,又何愁百姓不领情、工作难开展、事业难兴旺?
双仙村成功推广秸秆养羊,还佐证了另一个道理。召开村级现场会,少不了召集人的号召力,这是村干部日常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等的反映。若向心力不强,群众就不买账不信服,现场会也就会流于形式。鉴于此,提倡基层多开现场会,还需要某些干部先补补自身“中气”。 ◇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