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到乡下走走,途经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感慨颇多。
走乡间大道,更多的是赏心悦目。进寅阳镇晁汀村,农路两侧花木成荫;到北新镇双仙村,农路两侧整齐划一的水杉树参天;在汇龙镇大陆村,新竖立的路灯格外醒目;行吕四港镇东皇山村,农路两侧路灯、绿树、民楼互为映衬,似世外桃源;穿近海镇向西村,各式交通警示标志醒目齐全,相关配套设施到位,安全感油然而生。
走农路,也有不少路段难以让人称心。到寅阳镇,由市区穿小路经惠萍镇庙港村中心路,只见好端端的水泥路多处破损不堪,纳闷之时,对面驶来3辆大型货车,直压得路面“咯吱咯吱”地响;经合作镇与王鲍镇交界处,一条水泥路因当年建造时标准太低而至今面目全非,一辆运砖车驶过,路人在尘土中骂娘;在南阳镇少直集镇附近,一条新修的水泥路明显“跑砂”,村民反映是施工队偷工减料;在王鲍镇西部几个村,道路两边手臂粗的绿树稀稀拉拉,可见树木保存率较低;近海镇南部一地段,路旁矗立着一片枯树干。此情景,实与新农村不般配。
反差令人反思。这些年,无数人为建路而奔波,为筑路而出资。筑路艰难护路不易。当条条大路通行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理当旗帜鲜明地承担起护路职能,相关部门理当将之纳入管理范围。要不然,新路成破路,毁了的是大路,失去的可就是民心啊。
农路两侧的绿化、亮化、美化等功能,关乎新农村形象。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道路配套项目的投入,但从不少村并不入眼的路容路貌上可以看出,在某些地方,不少配套项目被大大打了折扣,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农路从建到护,绿化从种到管,配套的亮化、美化工程从建设到见效,老百姓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建好路、护好路、经营好一条路,意义深远,功德不小。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让农村路多、路好、路上风景美。 ◇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