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无车日。记者反馈的信息显示,我市开展的“城市无车日”活动颇有成效:以步代车的人多了,公务用车减少了,交通压力降了,空气质量也有所提高了……然而,现场采访的记者带回来的另一条信息,却着实让我们兴奋不起来,昨天,公共交通乘车量并无变化。
由于考虑到“无车日”城区部分区域实行交通管制,为保证市民正常出行,市城市公交公司决定延长该区域内公交车的服务时间。“无车日”,平日里客流量不是很多的公交是否会有所好转呢?当日,两名记者对市区的5、6、7、8路四条公交线进行体验式采访,然而结果并不如我们所愿。
近几年来,我市的城市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共交通越来越快捷便利。但市民出行似乎没有乘公交车的习惯,这也使得公共交通利用率一直不高,少数线路甚至在亏本运营。
“城市无车日”,激发了不少人对绿色出行的思考。有人在想,是否要增加“无车日”的频率;也有人在想,是否实行单双号。然而,昨天的这个信息,似乎还在让我们从另一个层面再思考一下公共交通问题。
相关部门是否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引导和鼓励市民乘公交上下班,让市民实际体验感受城市交通的便捷,以此养成乘公交上下班的习惯。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完善公交系统、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路权等等问题上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
汽车是出行效率的象征,消灭汽车绝无可能,“无车日”只是提醒我们思考,如何让人和车在自然环境里相处得更加和谐,它带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 ◇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