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旁听制有“咬嚼”
时间:2011-09-19 A+   A- 举报

在吴语语系中,有“咬嚼”意为耐人寻味、意味无穷。在林林总总的廉政举措中,廉政旁听制不失为一个有“嚼头”的创新方法。

何以见得?且看启东供电公司实施此项制度的成效。今年以来,该公司纪委每季对重点岗位中层干部进行一次廉政谈话,改往年“一对一”招谈,为如今班组长参与旁听。廉政旁听制除了“拎耳朵”警示、提醒,还将干部的廉洁承诺、廉政公示交给了群众,为群众监督提供了依据和互动平台。启东供电公司廉政旁听制的效果一次比一次明显,干部在廉政上更为洁身自好,今年以来尚未有人撞上“红灯”。

在廉政建设中,上级对下级的廉政谈话已被广泛运用。但倘若这种谈话过分强调“一对一”或者“几对一”,在不公开性或半公开性的环境下,其警示教育意义无疑会大打折扣,甚至仍能给少数人讲大话、说假话、报虚功、乱承诺、瞎表态提供机会。而廉政旁听则完全不同,上有领导,下有部属,无论成绩还是缺点,无论汇报还是诺言,都难掺进水分。有群众参与和监督,干部对百姓有了敬畏之心,在廉政建设上就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了。

无数事例已经证明,靠群众越近的干部,就越不会在廉政上犯错误、栽跟头。发动群众反腐败,将干部置于阳光下,既要靠为官者的自律、自觉,更要靠科学的廉政制度来充分保障和规范。虽然,廉政旁听制只是一种尝试,但在更有效地动员群众监督干部上,却分明已开了一个好头,显得很有“咬嚼”。      ◇姜斌   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