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有6万多新市民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履岗尽职。新市民的落户,既是启东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凸显了启东广阔发展前景的吸引力。
外来人员的涌入,为一个地方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保障。然而,语言不相通、观念不相同的困扰,对住房、婚恋等实际生活和婚姻问题的担忧,以及今后可能涉及的子女就学、法律维权等问题,往往成为他们融入该地、扎根该地的一个个“绊脚石”。
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只有当外来人员感受到所处城市的人性化关怀后,他们才能真正产生归属感。因而,如何切实为这一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创造公平、和谐、舒适的环境显得尤为迫切。这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决策智慧和执政能力。一段时间来,寅阳镇以外来务工人员为活动主体的“活力寅城”工程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新寅阳人拍手称好。无论工作生活的细节,还是精神文化的诉求,寅阳镇党委、政府将外来人员的所需所盼所求一一记挂心头,充分注重了人性化服务。
变管理为服务,是近年来我市新市民管理服务工作中传递出来的强烈信号。教育部门落实了外来人员子女九年制义务教育,司法部门为外来人员法律援助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团市委为外来适龄单身青年搭建交友、交流平台……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举措,让外来人员享受到与本地市民一样的待遇,成为他们“既来之则安之”的坚定理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东经济的持续繁荣,必然需要不断吸引和接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员、资金、技术。因此,做好外来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对稳步实现“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定位具有积极的意义。当下以及将来,我们更应立足实际,与时俱进,以平等的理念、包容的心态、创新的举措、多元的人文促进融合,使更多的新启东人融入启东、扎根启东。 ◇岸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