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之中藏把“刀”
时间:2011-09-07 A+   A- 举报

今年以来,我市发生了多起因民间高利贷而引发的治安和刑事案件,甚至还闹出了人命。现实生活中上演“黄世仁逼死杨白劳”的悲剧,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高利贷有多祸患?未与之打过交道的平头百姓恐难有体会,但略举媒体报道的几则案例,大家定会惊讶不已。上月,北京以《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等成名的著名词作家苏越,因身陷高利贷而走上诈骗之路,锒铛入狱;再上月,内蒙古包头市一亿万富翁自焚身亡,原是借高利贷而走上绝路。

再看我市某镇,去年,一个曾经事业光鲜的服装厂老板和另一个颇有帅哥风范的羊肉店老板,先后因无法补上高利贷黑洞而“人间蒸发”。在我市城乡,除了因产生严重后果而浮出水面的几桩案件,肯定还有不少人在高利贷利益链上或挣扎,或叹息,或狂热,或者再赌一把。如若放任这一畸形产业繁荣,相信会有更多人山穷水尽,潦倒穷困。

放高利贷为法律所不容,但暴利之下,有人迎合民间借贷需求,铤而走险。借高利贷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有人受困于资金短缺,不得已借高利贷救急。于是,高利贷成了暗流和黑洞,当有人因此而被吞噬时,又有多少人已经警醒?

借高利贷,“利”字之中藏把“刀”。小本经营、普通人家,有几人能预测市场风险,能承担高利贷的“利滚利”。当我们遇到周转资金不足时,当我们打算新上项目时,当我们遇上天灾人祸时,除了高利贷,其实还有更多、更好、更小成本和代价的解决办法。深刻教训证明,有一些人,就因“万不得已”,而走进了高利贷这条“死路”。

当前,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正在集中整治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这一信息告诉我们,金融秩序不容破坏,经营必须守法,借钱必须合法。梦想借高利贷“扳本”,指望放高利贷暴富,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危险游戏该收场了。      ◇大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