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民防 服务社区民生
时间:2010-07-21 A+   A- 举报

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社区民生”这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社区民生”的构建,则离不开“社区民防”这一重要环节。

所谓“社区民防”,顾名思义就是社区居民防护、防卫的简称,也是组织社区居民平时防灾、救灾与战时防空的统称。具体地说,和平时期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灾害的救援行动;战争时期组织社区居民防空斗争,全力消除空袭后果。由此可见,以注重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第一要义的“民生”,是绝对离不开“民防”的,因为对人的生命安全和发展成果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战争灾害和人为的或自然灾害。

然而,令人不安的现状是,人们在考虑社区居民的就业、教育、医疗、衣食住行、老有所养等民生问题时,却往往忽略了事关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区民防。究其原因:一是长期的和平环境,使某些人不知不觉、或多或少产生了太平麻痹思想,认为战争远着呢,用不着大惊小怪,兴师动众;二是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心存侥幸念头,把未雨绸缪的防范看作是“杞人忧天”,多此一举。因而就把“社区民防”晾在了一边。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有害的,一旦战争或灾害降临,将会使人们措手不及,导致惨重后果。一言概之,社区民生的建设,绝不能将社区民防排除在外。没有社区民防,社区民生就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安全的。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把“社区民防”作为“社区民生”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要件,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平安和谐体系,把“灾有所防”“灾有所救”落到实处。要通过民防知识宣传教育,扩大社区居民对民防工作的知晓度,提高对“防空防灾一体化”的认识,自觉参与和实践社区民防活动。要健全社区民防基层组织,形成有效工作机制,担负起组织、协调、管理的职能。要制定应急预案,适时组织“两防”演练,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技能。要组织民防志愿者,建立应急队伍,一旦需要即可拉得出,打得响,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展开救援。总而言之,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举措,打造“社区民防”,服务“社区民生”,进而增强我们城市的软实力。    ◇市人防办    杜锦德  洪善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