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论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本报评论员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把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加以研究和部署,符合中央和省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要求,切合启东进入桥港时代、城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阶段性发展要求。认真落实好这次全扩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对于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丰富发展内涵,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城市软实力是建立在文化发展、政府服务、居民素质、科技教育等诸多非物质要素之上所形成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城市竞争力,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载体和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灵魂和延伸。如果说硬实力是“筋骨肉”,软实力则是“精气神”。城市如人,只有“形”“神”兼备,方能生机勃勃、动力十足。今年是“十一五”的决战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的奠基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坚持发展经济硬实力,更加注重提升软实力,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奋力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全市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是抢抓历史机遇、增创发展优势的根本途径,是顺应群众期盼、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要求。
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活力。我市要把各种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必须在加大培植产业群、构筑大交通网络、加强城市功能建设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软实力建设,着力培养城市的精、气、神,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根本性转变,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阶段特色、启东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的支撑和保障。我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尚未形成具有核心和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我市具有良好的人文基础,但尚未形成具有现代和文明素质的软环境;我市具备一定的文化条件,但尚未形成具有覆盖和辐射作用的影响力。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面对周边地区各显所长、争先跨越的竞争态势,面对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进一步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加快集聚,真正实现差别化竞争、错位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一项事关大局的长久之计,也是一项当前亟待解决的时势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环境、生态质量、服务水准、社会治安、社会风气越来越关心。我们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追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感、安全度、幸福指数,赢得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热情和斗志,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