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宠物不要太“宠”
时间:2010-04-07 A+   A- 举报

现在,市区养狗成风。豢养宠物,本无可厚非,但对宠物太“宠”了,有碍“双创”,对市民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按市里规定,养狗须领证、圈(牵)养,还得打狂犬疫苗,可做到者微乎其微。不少观赏犬散养,令人望而生畏的大狗也散放。狗咬人早已不是新闻。笔者数月前在长江新村小花园见到久久不能忘怀的一幕:一妇女吊在单扛上锻炼,正欲下地,见脚下一只大狗正“狗视眈眈”,吓得大声哭叫。散养狗随地便溺,影响环境卫生。有些狗在夜深人静时还狂吠,搅得周围数幢楼的居民都难以入睡。

不圈养而散放,那是怕宠物受“委屈”;让宠物到小区里随地便溺,那是为了自己家里的干净;狗追咬行人,反正受惊吓和被咬的不是自己。“双创”的根本,是在于提升市民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对宠物宠到如此程度,人与人之间产生摩擦就在所难免。

要使宠物不被宠坏,该管教的主要是豢养宠物的人。要对他们进行养狗规定、“双创”要求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当然, 强化对犬类的管理也必不可少。对那些散养犬、无主犬,不能放任自流。对伤人犬要毫不留情。狗是人养的,狗咬人,往往是狗主宠出来的。因此,光处理狗,不涉及人,是扬汤止沸——灭了这条恶狗,他又会放养另一条狗咬人。让狗主尝到散养犬的后果,才能釜底抽薪。这样,全市每年就有数千人免被狗咬,令人闻之色变的狂犬病才不会发生,市区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才能有更大的改观。        ◇秦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