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需要全体市民的参与。强化自律意识,是保证大家积极投身“双创”的关键所在。
自律,就是管好自己,自觉用“双创”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私欲,也都有一定的自律门路,这才使绝大多数人守住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自律的力度有差异,有些人的行为虽然没有超越底线,可还是违反了社会公德,损害了公众利益。如占道经营、店外设摊、违规搭建、乱贴乱画等,他们认为这无关大局,就不约束自己,其结果是损害了城市形象,引起了市民反感。
自律,是一种觉悟,一种素质。自律中有一定敬畏的成分,但更多更经常的是自觉。跳出个人利害的小圈子,站在他人、单位、社区甚至整个启东来考虑自己的作为,就思路开阔,心胸豁达,就能自觉管好自己与“双创”相悖的行为。但是,不愿或不能约束自己者也非个别。机动车超载超速、乱鸣喇叭和乱停乱放已是“冰冻三尺”。非机动车和一些行人闯红灯也积习难改。“双创”,就是要通过卫生、秩序等方面的整治革新,推进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从而提升市民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自律要自觉,但总有一些人放纵自己。因此,提倡自律,并不排斥他律。只有把自律与他律紧密结合起来,用他律来制约不自律的人,才能让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人逐步改掉陋习。事实证明,他律的力度愈大,推进自律的进程就愈快;他律的力度愈小,推进自律的效果就愈差。如市区禁放烟花爆竹,自律非常容易,但有些人就要“狂轰烂炸”。这些人得不到处罚、曝光,其他人就会群起仿效,甚至原来自律的人也会对管理失去信心而随波逐流。因此,要在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市民自律的同时,强化他律措施,务求收到实效,启东才能真正成为市民生活的乐园。 陈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