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近海镇党委书记 蒋海南
算好廉政三笔账,不仅是党员干部的自身需求,更是党员干部执政的重要之基。
廉洁从政自古是一种美德。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诸葛亮一生“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深为其所动,之后跟随刘备征战南北,奇功屡建。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与曹魏短兵相接。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为此,他专门给其兄诸葛谨写信说,诸葛乔“本当还成都”,但“今诸将子弟皆得转运”,“宜同荣辱”。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诸葛亮以他的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古人尚且如此,对我们党员干部而言,更应让廉洁成为我们执政的名片。
廉洁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廉洁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廉洁更是一种考验,这种考验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毅力意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要时时记廉,处处从廉。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廉洁成为执政的名片呢?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水平。通过廉政教育提高自身自觉抵御腐败和抗风险的能力,主动吸取一些腐败案件的教训,时刻告诫自己要以身作则,绝不放纵。要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在工作中,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传达给群众公正、公平、公开的良好形象,通过身正为范的主动实践真正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满意。
廉洁不是高喊的口号,而是老百姓的口碑,只有真正树起了口碑,才能与百姓共融一体,也只有真正树起了口碑,才能真正巩固执政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