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本报评论员
6月11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明确提出把“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全力优化发展环境,为奋力开启争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新征程、开创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体制机制决定着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活力,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体制新、机制活则环境优、发展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积极探索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全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体制机制,为全市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把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等待、不犹豫、不自满、不懈怠,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发展环境优化,首先要准确把握启东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形势和时代要求。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加深,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最近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又给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面对尚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我们必须深化各项改革,创新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办法,尽快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促进和谐的行政管理、产业管理、社会管理和投融资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步伐,加快建立有利于各级干部解放思想、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科学发展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机关部门更好地为企业、基层、群众服务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利于激发内部活力和自我约束的绩效评价机制,有利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党群之间、经济文化社会之间和谐共进的协调运行机制,全面营造发展冷环境中的热效应,在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大调整大变动中抢占更多先机,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作出更大贡献。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发展环境优化,同时要科学研判启东发展所蕴含的阶段特征和内在需求。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江海联动、桥港互动,融入上海、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放大桥港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工作主题,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资源优势逐步显现,江海开发深入推进,发展空间加快拓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进入了“一桥一港、两翼助飞”的发展机遇期。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体制机制的弊端仍影响着桥港优势的进一步放大,制约着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由于江海开发建设管理体制调整的滞后,有限的江海资源尚未发挥最大效益;少数地区习惯于外延扩张,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的意识还不强、力度还不大;个别部门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意识还不强,项目落地难、推进难、见效不快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理念、不为定势所困,牢固树立世界眼光、不为视野所限,牢固树立创业精神、不为艰难所惧,在新的起点持续改革、深化改革、全面改革、系统改革,加快建立前瞻务实的规划管理体制、集成集约的江海开发体制、系统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等一系列有利于放大桥港优势、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提升发展能级、实现战略突破,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江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发展环境优化,还必须发扬光大启东发展所秉持的争先意识和开拓精神。100年前,我们的先辈以“辟我草莱、启吾东疆”的开拓精神,围海造田、牧渔垦荒,把茅草丛生的万顷盐碱荒滩,改造成为吸引四方移民的东疆乐土;上世纪60年代,勤劳勇敢的启东人民,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打响了“金山银山一担挑”的启东品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百万人民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前进脉搏,以跨越发展的豪气、率先发展的锐气、创新发展的勇气,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同心合力铸就了启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局面。从以前的战江斗海、根除水患,到现在的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启东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奋斗史,而争先意识、开拓精神,始终是推动启东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坚强动力。实践证明,我们只有不断增强解放思想的主动性、顺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把握改革发展的新动向、谋求加快发展的新举措,才能使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更具活力。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决策,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全市经济社会才能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只有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勇争一流的工作干劲,才能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