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汤 雄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是基础,关键在实践。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保障科学发展,是组织工作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组织工作的生动实践,才能使组织工作在服务大局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科学发展观从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内国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继承、丰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突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揭示了发展规律,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实现了对发展认识的新飞跃。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它不仅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要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丰富和发展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它倡导求科学发展规律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它要求以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带动人民民主的创新活力,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丰富和发展了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理念。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弘扬创新精神。要着力转变发展观念,摆脱一切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桎梏,使以人为本、科学统筹等新观念扎根于头脑。要着力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二、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组织工作的生动实践
坚持解放思想,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源泉。紧环境下求发展,必须突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紧环境下求发展,必须着力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切实增强开拓创新、科学决策和应对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紧环境下求发展,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开拓创新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清正廉洁之风,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才促进科学发展的智慧和热情。按照有利于组织党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原则,深化党组织设置创新,加大"双强"型村干部选拔力度,加强农村党员发展致富能力培训,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为科学发展夯实组织根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建立从基层和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机制,及时把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为科学发展打造骨干中坚。积极探索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启创业发展的措施办法,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应对危机能力培训,加快培养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建设一支与启东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队伍,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完善组织工作保障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坚持统筹内外、统筹城乡,健全党群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机制,完善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筹组织资源,强化组织功能,转化组织优势,激发组织活力。研究探索强化基层党委管党的职责任务和目标要求,深化党组织书记亲自抓党建的实践内涵,优化基层党建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努力形成“三级联创”活动新机制。推行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实绩考核为重点,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三、积极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采取多种形式,继续抓好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继续抓好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为面上活动开展作出示范。广泛开展研讨交流,推动思想解放,形成科学发展共识。坚持把解决问题、取得实效,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中央和省、市委精神与启东发展大局结合起来,推进工作创新,确保解放思想达到新境界,能力提升实现新进步,解决问题实现新成效,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工作作风呈现新面貌。坚持把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同完善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及时将解决问题的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固化为制度,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争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