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启东市委副书记、启东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 锋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本着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建立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我结合启东实际,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我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桥港时代新启东,必须着重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种发展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要把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统一起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面对尚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化解危机、应对挑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当前,中央、省都提出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保增长就是要保发展速度,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和实际行动。就启东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就是趋利避害、危中抓机,将“靠江靠海靠上海”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一步释放,围绕“放大桥港优势、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题,坚定不移地抓招商引资,一着不让地抓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借机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把争取项目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有力举措。紧紧抓住国家10个产业振兴规划和省12个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编制我市的若干产业振兴规划,以敏捷的思路、迅速的反应、积极的沟通争取抢在国家扩内需、增投入的高峰期,批到更多的扶持项目,招到更多的优质项目,全面提升启东的发展速度和综合效益。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植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及其配件、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新亮点、企业新优势和产业新高地。加快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积极培育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调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把投入的重点转向高端产业,转向节能降耗、新品开发、生产效率提高上,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把加快江海联动开发作为保增长的强劲动力。把握崇启大桥开工建设的历史机遇,提升吕四港开发的组织领导层次和水平,加快吕四港基础研究、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布点,扩大吕四港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吕四渔港经济区工程和航道疏浚工程,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利税贡献率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临港型产业项目,从总体上提升吕四港开发的质量和速度。加快“两区三园一带”开发建设,重点推进区内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口岸开放进程,努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布局合理、资源开发有序、投入产出明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启东经济增长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突出“好字优先”,更加自觉地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更加自觉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绝不以破坏环境资源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二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满怀深情地为群众谋利益,饱含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充满真情地为群众解忧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近几年,我们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在财力并不很宽裕的情况下,科学分配财力,合理安排投入,最大限度地把财政向民生事业倾斜,尽力挤出资金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群众福利。下阶段,我们要继续扩大社会就业,高度重视返乡就业、下岗就业和新增就业“三军汇集”的严峻就业形势,把扩大社会就业作为一件关乎民生、关乎发展、关乎全局的大事来抓,大力推进创业富民,探索创业带动就业的路子。要切实强化社会保障,推进新农保、高风险行业工伤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工程,努力拓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基本保障。要高度重视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保证水好喝、路好走,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重点把教育、医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紧抓好,让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真切感受到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
三是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首先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通过前几年大力度的城市建设,我们有效地集聚了生产要素,优化了资源配置,拉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下阶段,我们要针对启东区位的新变化,重新审视城市总体布局规划,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加强城市总体布局战略研究,以应有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形象适应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后的承载能力、吸聚能力和辐射能力,将启东真正建设成为上海北翼现代化滨江临海新城。要继续强势推进城建交通大会战,全面启动东城区旧城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新城区重点工程建设,着力完善城乡道路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吸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区汇集,不断提升县城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还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农村发展的大势所趋、方向所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必须以城市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努力构筑城乡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