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崇启大桥的开工建设、吕四大港的全面开发,启东滨江临海的独特优势将在和谐城市化的进程中得以充分彰显。规划工作作为城乡建设的龙头和蓝图,更应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和全局,超前谋划各项发展要素的空间配置与衔接互动,引领启东城乡建设科学发展。
一是规划体系要再完善。科学规划是最大的节约,前建后拆是最大的浪费,是对历史和人民的极不负责。全面贯彻落实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完善现有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年内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10个建制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把城市规划区向南拓展至沿江。抓紧编制市区对外通道和崇启大桥接线段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调整、修编吕四港总体规划,充分放大大桥大港效应,在产业发展、交通衔接、功能分工、用地布局等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联动规划。围绕生态建设,加快编制沿江沿海生态景观、东元湾生态城、启隆乡北湖生态旅游、新城区生态发展等生态规划。结合综合布局,加快编制全市第三产业发展、旅游、市域航道等专项规划。
二是城市特色要再挖掘。城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要对城市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充分挖掘我市的江海文化、建筑文化、教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不搞低水平的“克隆”建设,使其既符合历史文化传统,又体现现代风格,体现自然生态特色。特别是新城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建筑、街边小品、浮雕、声光等手段彰显我市的文化底蕴,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在重大地块重要地段的改造建设上,要注重特色,明确功能定位,优化整合资源,实行差别化发展。今年要着重突出东城区改造,扮靓城市东大门,使之真正成为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
三是规划实施要再强化。既要保证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强制性和权威性。要严格实行规划公开公示制度,规划审批前,要公开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根据市民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对于重要的规划特别是重要路段规划一定要在较大范围内论证,多听专家的意见,多听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规划实施过程中严禁随意变更规划的行为,确需变更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变更程序执行,自觉接受群众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 启东市建设局局长 李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