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贷款“信用”二字值千金
时间:2009-01-13 A+   A- 举报

《今日启东》去年12月29日报道,合作镇二滧镇村养鸡户顾玉如凭镇信用社的贷款证,顺利贷到了3000元饲料款,解了燃眉之急。信用社顾主任说,额度在5000至10000元间的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对于那些没有抵押物的农户来说,不啻是“救命钱”。读罢这条新闻,笔者油然而生感慨,农民贷款,“信用”二字值千金啊!

农户贷款难是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加大了支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放贷政策。但一些农户的信誉和还贷意识近些年呈下滑趋势, 个别失信农民甚至贷到了款像捡着了钱,产生人为拖欠的情况。这样,不但连累了担保人,还让放贷支农的银行徒增风险。不得已,一些基层银行网点面对农户贷款不是慎之又慎,就是附加了额外条件。如此一来,银行的风险降下来了,但却苦了绝大多数诚实守信的农民。

因为农民贷款不易,于是也就有了信用社放贷“救命钱”之说。合作镇志良信用社通过建立农民诚信档案,让农民及时贷上“救命钱”的做法,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折射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做一个诚信的人,你才能立足于社会并得到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帮助。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在贷款这一问题上,除了需要好政策和金融信贷人员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更少不了农民兄弟磐石般的诚实守信!     ◇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