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副温馨和谐的画面:在温州华盖山的山脚下,一个“施粥摊”正在给穷人施粥。那里正排着一条长龙,拾荒者、外来民工等许多从衣着、年龄和气质上就能看出并不富裕的民众正安静地排队领受免费的大米粥。亭子里面有一些桌椅,可供年老体弱的人坐着吃。在亭子的一角,还有免费的小菜提供。
这是由附近一些退休的老人们自发捐献和组织的爱心施粥摊。
近日,网友在某论坛发帖展示的这一幕引起了众多网民的热议。有人认为,旧社会“施粥摊”的重现,是给新时代抹黑,是贫富分化的又一例证,凸显了经济不景气之下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当然这也没有错。而85%的网民则认为“施粥摊” 给了我们一种久违的感动,是济世的善举,是人性的光辉!
撇开社会因素,光从爱心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还是应该为“施粥摊”叫好。善举没有新旧之分,爱心更是没有时代的界限,“乐善好施”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备受推崇的美德和人文关怀。在今年这样一个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更显寒冷的冬季,这样的善举也许给有些人能真正带来温暖。
其实,不管社会发展到哪一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世上总有穷人和富人、弱者和强者,人们之间永远需要真诚的互相帮助。温州的“施粥摊”,我们应该多给它一点热烈的掌声! □ 包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