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海复镇均里村4组一朱姓农户正在将成车的桑树根廉价出售。今年我市蚕桑生产在去年低产歉收的基础上,再次遭遇“滑铁卢”,蚕茧价格仅为每公斤10至15元,蚕农养蚕效益不及种植粮油的三分之一,甚至亏损,不少户头为此忍痛挖桑且呈蔓延之势。入冬以来,仅均里村就已有半数以上农户毁桑种粮,挖桑面积有五六百亩。而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全市今冬挖桑面积有可能超过10000亩。
挖桑容易种桑难,蚕农挖桑我心疼。农户毁桑许是被迫和无奈,但如此大面积将桑园毁掉,又极有可能令蚕农失去潜在商机。茧价暴跌,或许就是蚕桑业复苏前的预兆。培植一个盛产期的桑园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而市场“雄起”弄不好就在明年抑或后年。由此可见,挖光桑树不可取,留得青山有柴烧。蚕农们不妨采取桑园夹种、桑园养殖等办法增加收入从而尽可能多地保留桑树,以耐心等待市场复苏之日。而不是一气之下挖桑除根。建议农民兄弟挖桑之前应三思而行,农村干部们也应当多向蚕农讲清利害关系和个中道理。 □ 姜 斌